哈尔滨包车

 找回密码
 中文注册
搜索
返回列表 发新帖

[哈尔滨包车一日游] 跟着亚冬来旅游 “尔滨”热成“国际滨”

    发表于昨天 15:15
[复制链接]
来源:新华网 中国青年网
新华社记者杨思琪

  松花江畔,哈尔滨亚冬会接近尾声,但亚冬会带来的“热潮”,依旧滚烫。

  “其实想来‘尔滨’很久了,亚冬会让我们‘说走就走’,提前买好了比赛门票。”来自浙江的陈琳吉一家三口和朋友组团来到哈尔滨,在亚冬会男子冰球半决赛的赛场上,感受冰雪运动的对抗与激情。冰雪大世界、东北虎林园、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等热门景区,他们也将逐一打卡。

W020250214485499901623.jpg
W020250214485503098223.jpg
W020250214485506144160.jpg
W020250214485509206218.jpg

  两名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内的亚冬会吉祥物雪雕前拍照。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

  亚冬会赛事门票一经上线,便引发抢购。“这场比赛门票一张120元,杭州到哈尔滨的往返机票一人1600元,一晚住宿500元,再加上尝美食、买文创,粗略算下来,这一趟六天五夜,花费肯定过万元。”陈琳吉笑着说,“为东北振兴做点小贡献。”

  同样幸运的还有哈尔滨市民高云卓。“一看到开票消息就马上盯着,花1500多元买了4张票。”2月10日,在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速滑馆,她见证了中国队包揽三金的战果,“这张票的含‘金’量太高了!”


  因体育赛事,奔赴一座城;参加一场赛,玩遍一座城。眼下,“跟着赛事去旅行”,入列越来越多人放松休闲的“种草清单”。哈尔滨亚冬会不仅推动冰雪运动的发展,还为当地及更广泛区域的旅游业注入“冰动力”。

  这个冰雪季,“China Travel”“下一站,中国”火爆出圈,叠加亚冬会效应,大批东南亚游客一路北上,跨越50摄氏度的温差,到中国“冰城”感受“冰雪奇缘”。

  “虽然很冷,但是很美,白天冰雕晶莹剔透,夜幕降临,梦幻光影点亮冬夜,太不可思议了!”在“嗨翻天”的冰雪大世界里,泰国游客甘艳玲随着人群在雪地里蹦迪、放声唱歌。作为亚冬会开幕式分会场,这里将45个亚奥理事会成员的地标建筑均以冰建形式呈现。

  上个冰雪季,这个世界最大的冰雪主题乐园接待游客271万人次。今年的园区运营52天,接待游客已突破300万人次,再创新纪录。哈尔滨市文旅部门统计,春节期间,全市累计接待游客1215.1万人次,实现旅游总花费191.5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20.4%、16.6%,均达到历史峰值。


  亮眼的数据背后,不仅是冰雪消费的蓬勃发展,更是城市IP价值的指数级增长。大型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催化作用远超赛事本身,对城市经济、基础设施、旅游产业的拉动作用更加显著。

  北京冬奥会期间,吉祥物“冰墩墩”一“墩”难求。眼下,位于哈尔滨中央大街的亚冬会特许商品零售店,多款吉祥物“滨滨”“妮妮”造型的徽章、冰箱贴早已售罄。美团旅行数据显示,2月第一周,“亚冬会”搜索量环比上涨862%,北京、深圳、长春、广州等地游客最爱搜索“亚冬会”。哈尔滨及周边酒店预订量大幅攀升,特色民宿一房难求,餐饮店铺排起长队,旅游收入呈几何倍数增长。

  为迎接中外来宾,哈尔滨全面升级旅游服务。赛事期间,1300余家银行网点可办理外币兑换业务,5800余家商户可受理外卡刷卡消费,场馆内外多语种标识清晰可见,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感受“国际滨”的热情与暖心。

  不止哈尔滨,有着独特雪蘑菇房的中国雪乡,连日来游人如织;到“中国北极”漠河,邂逅绚烂极光成为开年新风尚;地处中俄边境的黑河依托冷资源,吸引众多试车企业前来“找冷”……亚冬会的举办,带动黑龙江全域冰雪旅游持续升温。

责任编辑:纪佳琦
返回列表 发新帖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中文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合作伙伴:

手机版|小黑屋|华人驿站全球地接联盟 ( 陕ICP备16004167号-3 )

地址:西安市环城南路东段1号88号楼2
电话同微信:17762283762; 邮箱:huarenyizhan@qq.com

版权所有: 西安华人驿站商务咨询有限公司

GMT+8, 2025-2-15 07:02 , Processed in 0.083660 second(s), 27 queries 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